11月17日,碳酸鋰期貨主力2601合約強勢上漲,早盤以87700元/噸開盤后穩步攀升,盤中觸及95200元/噸漲停價,之后一直維持至收盤,當日漲幅9%。近期碳酸鋰價格回暖,11月以來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已累計上漲近17%。11月18日早盤碳酸鋰期貨再度暴漲,一度沖至96920元/噸。
“近期由于下游消費表現較好,碳酸鋰供應一直存在缺口,庫存持續去化。自8月中旬至今社會庫存已經13周持續去化,累計去庫2.2萬噸,這也是近期碳酸鋰盤面表現較強的核心原因。上周價格漲至9萬附近后資金有一些猶豫,但周末產業頭部企業相關人士喊話給市場再一次注入興奮劑,盤面再次大漲。”一德期貨分析師谷靜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鋰電板塊集體爆發
受碳酸鋰價格上漲影響,鋰電板塊也出現集體走強,截至11月17日收盤,盛新鋰能(002240.SZ)、融捷股份(002192.SZ)強勢漲停,天齊鋰業(002466.SZ)、永興材料(002756.SZ)均漲近9%。現貨市場上,11月17日優質碳酸鋰市場價格區間在9.05萬元/噸—9.09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價格區間在8.98萬元/噸—9.09萬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調3600元。
中銀國際研究指出,近期儲能及鋰電中游材料價格顯著上漲,主要是短期供需錯配、儲能需求增長以及產業格局優化共同作用的結果。儲能市場正式替代動力電池成為鋰電板塊新的需求增長方向,AI產業趨勢發展過程中,全產業鏈中緊缺環節具有高配置價值,相關儲能產業鏈的配置價值仍值得保持關注。
“近期碳酸鋰期貨與鋰電板塊股票形成共振,從而進一步推動碳酸鋰期貨價格持續走強。一方面,基本面偏強,11月去庫存節奏在加速。由于供應增量有限,11月國內產量基本持平,10月智利出口碳酸鋰至中國環比增長46%至1.62萬噸;需求環比有增,11月兩大主材對碳酸鋰需求環比增加4%至11.5萬噸。”光大期貨有色研究員朱希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朱希表示,另一方面,消息面提振市場情緒,在11月16日“第十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上,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預測,2026年碳酸鋰需求會增長30%,需求達到190萬噸,同時供應能力經過評估后應該是增長25萬噸左右,供需基本平衡,碳酸鋰價格有探漲空間。如果明年需求增速超過30%,甚至達到40%,短期內供應無法平衡,價格可能會突破15萬元/噸甚至20萬元/噸。
隨著期貨價格上漲,碳酸鋰期貨持倉也快速增加。近一周,碳酸鋰主力合約持倉增加約7.2萬手,加權合約持倉增加約21萬手;近一個月,碳酸鋰主力合約持倉增加約40.4萬手,加權合約持倉增加約41.3萬手。對此,朱希表示,今天的持倉仍在增加,主力合約增加約4.6萬手,加權合約增加9.3萬手。
進口格局生變
據悉,2025年9月中國鋰輝石進口數量為71.06萬噸,環比增加14.7%。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34.7萬噸,環比增加64.1%,同比增加66.8%;自南非進口10.9萬噸,環比增加93.0%;自津巴布韋進口10.9萬噸,環比減少7.8%;自尼日利亞進口12.0萬噸,環比增加14.4%。
“1—9月我國累計進口鋰輝石557.64萬噸,其中澳大利亞2025年1—9月進口量為279.2萬噸,同比增長1.7%,占總進口量的50.1%。從數據看,鋰礦進口格局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南非進口量增量顯著。不過,當前國內鋰礦需求主要還是通過澳大利亞、尼日利亞以及津巴布韋進口來滿足。”谷靜稱。
與此同時,谷靜表示,根據鋼聯數據,周內最新數據顯示鋰礦港口庫存疊加倉庫庫存總量為15.3萬噸,周度環比減少3.2萬噸,其中可售庫存8.6萬噸,周度環比減少1.4萬噸。周內由于鋰鹽價格上漲,礦價跟隨上漲,截至目前,澳洲鋰精礦價格已經漲至1080美元/噸,巴西鋰精礦價格已經漲至1060美元/噸,非洲津巴布韋鋰精礦價格已經漲至1015美元/噸。海外礦山以及貿易商出貨積極性較高,而下游鋰鹽廠出貨較多,所以對原料采買也較為積極。
此外,根據供需平衡表,今年11月國內碳酸鋰消費量已經增至13.5萬噸級以上,去年同期月度消費還在9.5萬噸上下,同比增速在40%以上。谷靜表示,需求傳導相對流暢,主要原因是電池環節去庫較為明顯,根據SMM數據,自5月起國內電池已經累計去庫28.9GWh,其中動力電池去化15.8GWh,儲能電池去化13.1GWh。電芯庫存的去化,就會使得終端消費的增速向上游傳導加快,電芯排產增加,材料廠對于原料的補庫積極性就會提升。
“從碳酸鋰實際消耗量來看,11月兩大主材對碳酸鋰消耗量在11.5萬噸左右,月環比增加4%,四大正極材料+六氟磷酸鋰+氫氧化鋰苛化需求對碳酸鋰消耗量在13.4萬噸左右,月環比增加3%。截至上周SMM數據顯示,碳酸鋰社會庫存連續去庫13周至12.05萬噸,總庫存周轉天數下降至期貨上市以來新低28.1天。”朱希稱。
碳酸鋰長線看漲
“隨著碳酸鋰期貨大幅上漲,接下來影響碳酸鋰變化的主要因素,一是消費的可持續性,這是決定供需格局的關鍵;二是枧下窩礦復產,該礦是市場近期持續關注的焦點,市場對于該礦復產的預期較為一致,大概率會延后復產。”谷靜稱。
谷靜表示,三是需要關注現貨成交情況,上周開始現貨跟漲情緒不佳,期貨盤面出現大升水,碳酸鋰期貨價格漲至85000元/噸以上后,現貨成交量也明顯下降;四是超漲之后的資金動向,固態電池與儲能都是券商資金的關注點,碳酸鋰此波拉漲的參與資金離不開券商資金的參與;目前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一旦價格超漲,成本更低的平替品種鈉電池電芯就會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所以,儲能電芯工藝的轉向也是后期需要關注的。
針對碳酸鋰期貨后期走勢,朱希表示,11月整體維持較快去庫節奏,且倉單庫存維持低位,礦價表現仍偏堅挺,儲能端景氣的預期和相關材料價格的走強提升其各環節及原材料備貨需求。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當前碳酸鋰加權合約持倉超過110萬手,主力合約超過55萬手,需要警惕持倉擾動。鑒于明年的緊平衡格局和投機需求的增加,明年的價格中樞有所上移且價格彈性有所增加,仍可尋求回調做多機會。
與此同時,谷靜也表示,從中長期看,碳酸鋰期貨價格已經脫離底部,價格重心也持續抬升。短期看,海外能源價格上漲,市場對于海外儲能需求的預期較為樂觀,國內儲能電芯廠訂單較滿。因此,在終端需求未出現明顯減速的前提下,碳酸鋰還是要偏多對待。
特別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與作者,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凡來源注明低碳網的內容為低碳網原創,轉載需注明來源。